导读:
债权转让不需担保人同意,是债权人依法享有的权利。但如保证人与债权人有禁止转让的特别约定,且债权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转让,保证人将不承担保证责任。
一、债权转让需担保人同意吗
1.债权转让不需要经过担保人同意。债权人有权将债权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,这是债权人依法享有的权利。在债权转让的过程中,担保人的同意并非必要条件。
2.如果保证人和债权人之间有特别约定,禁止债权转让,且债权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转让债权的,那么保证人对受让人将不再承担保证责任。
这一点在债权转让中需要特别注意,以免因未遵守特别约定而引发纠纷。
二、债权转让未通知担保人效力
债权人转让全部或者部分债权时,如果未通知保证人,则该转让对保证人不发生效力。这意味着,保证人仍然只对原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,对债权受让人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因此,在债权转让后,债权人应及时通知保证人,以确保转让的债权对保证人产生法律效力。否则,可能会因未通知保证人而导致债权转让的效力受到质疑。

债权转让需担保人同意吗
三、哪些债权不得进行转让
犬神悬赏网提醒,依据《民法典》第五百四十五条规定,以下债权不得进行转让:
1.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。这类债权通常具有人身专属性或特定性,如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发生的债权、以特定身份关系为基础的债权等,这些债权因性质特殊,无法转让给第三人。
2.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。债权人和债务人在订立合同时,可以约定债权不得转让。这种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,债权人不得违反约定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。
3.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。某些债权因法律规定而不得转让,如劳动报酬、养老金、退休金、抚恤金、安置费等人身性质的债权,以及因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而不得转让的债权等。
这些债权的转让将受到法律的限制和禁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