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
强制执行,和法院协商还本金,欠款人应积极响应庭外调解,展现还款意愿,与债权人商定分期还款。达成一致后,提交调解协议给法院确认即具法律效力。
一、强制执行怎么和法院协商还本金
强制执行,和法院协商还本金,欠款人应积极响应法院促进双方进行庭外调解的倡议。在这一过程中,欠款人需展现出充分的还款意愿,并与债权人共同探讨分期还款的可能性。
1.若双方能就此达成一致,应将调解协议提交法院确认,一旦送达双方当事人,该协议即具备法律效力。
2.若调解后,对方未履行分期还款义务,这构成预期违约,尽管债权人的现实债权尚未直接受损,但其期待债权已遭侵害,故债权人有权要求解除还款协议或合同,并要求债务人一次性偿还本金。
这一过程中,与法院的沟通尤为关键,欠款人应向法院说明自身还款能力及困难,争取在法院的协助下与债权人达成更加合理的还款安排。
二、法院强制执行有哪些方式
法院在强制执行过程中,可采取多种方式确保债权人的权益得以实现:

1.查询、冻结、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。
(1)法院有权向银行、信用合作社等单位查询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情况,并可冻结其账户内的资金,最长冻结期限为六个月。
(2)在必要时,法院可直接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至申请执行人的账户内。
2.扣留、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。若被申请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,法院有权扣留、提取其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,但应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。
3.查封、扣押、拍卖、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。当被申请执行人未履行义务时,法院有权对其财产进行查封、扣押,并在必要时进行拍卖、变卖,所得款项将用于偿还债务。
三、强制执行中止的情形
在强制执行过程中,若出现以下情形,法院将中止执行:
1.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。这通常发生在申请人认为当前执行条件不成熟,或希望给予被执行人更多时间筹款等情况下。
2.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。若案外人对被执行的财产或权益提出异议,并提供了合理理由,法院将中止执行,以待异议解决。
3.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,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。在此情况下,执行程序需等待继承人的确定及权利义务的承接。
4.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,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。同样,执行程序需等待新的权利义务承受人的确定。
5.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。这包括但不限于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法律、政策变化等可能影响执行进程的因素。
犬神悬赏网提醒你,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,法院将恢复执行程序,继续推进强制执行工作。